文章導讀
以青春之名,續時代華章——在2022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2022屆同學人生最為難忘的美好時刻之一,是一個倍感榮耀和戀戀不舍的日子,*名。
(公文快搜[快搜公文] - 2023公文范文免費下載-筆桿子之家)
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2022屆同學人生最為難忘的美好時刻之一,是一個倍感榮耀和戀戀不舍的日子,*名同學圓滿完成學業,即將開啟全新的人生征程。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天我們以“現場+網絡”雙空間方式迎接這個特別的日子,很多無法來到現場的同學將通過線上方式與我們共襄盛典。在此,我代表學校全體校領導和6萬余名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是我作為*理工大學校長送出校門的第一屆畢業生。作為校長,我和你們一樣無比喜悅、無比激動。這幾天,在校園里處處都能看到你們身著學位服拍照留念,洋溢著青春的笑臉。在即將奔赴另一片山海之際,你們一定還想再看一看飛馬廣場、水運湖、伯樂山,回首校園的青蔥歲月;再看一看高大上的南湖圖書館、高顏值的網紅越苑食堂、國際化的“一場兩館”,感恩母校的用心服務;再看一看曾經伏案苦讀的自習室、挑燈夜戰的實驗室、連夜彩排的大禮堂,回味青春的美好記憶。歲月如光,轉眼即逝,但你們一定不會忘記,“挑戰杯”的歡笑汗水,排練室的深夜燈光,天象館的璀璨星光,水上基地的別樣體驗,學術大咖的高端講座,理工故事的催人淚下;不會忘記,“中國最美宿管”毛阿姨,在疫情期間幫你們曬被子、澆花、寄快遞;不會忘記,2020年10月6日,學校為每一位同學提供免費午餐共慶合并組建20周年;更不會忘記,那些關心你、幫助你、教導你的老師和那些與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鬧的伙伴?;厥走^往,你們也帶給母校很多回憶和感動。母校不會忘記,由于理工之大而不得不頂烈日、冒風雨在校區間川流不息的你們,辛苦你們了,也感謝你們對母校的理解和包容;不會忘記,你們在高水平科技競賽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你們的努力拼搏使學校在“全國普通高校競賽排行結果(本科)”榜單中,位列全國高校前茅;更不會忘記,你們對母校的深情厚誼,你們知校、愛校、榮校,用實際行動和豐碩成果踐行“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
在*理工大學求學的這幾年,你們見證了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建黨100周年、建團100周年等黨和國家盛事;你們見證了祖國勝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了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奇跡;你們見證了“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蛟龍”潛海、“C919”首飛,大國重器紛紛驚艷亮相,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與此同時,你們經歷了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你們的大學時光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疫情中度過,形成了支持維護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行動自覺,彰顯了理工溫度和理工力量;你們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教學革命,經受住了非常時期線上學習、考試、答辯的種種挑戰;你們正在經歷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創新技術引領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國際競爭格局深度重塑,大國戰略博弈全面加劇,全球經濟復蘇舉步維艱,經濟下行壓力導致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同學們,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你們見證的非凡榮耀和經歷的種種磨難,都將成為你們生命中最美的禮物,它賦予了你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家國情懷,鍛造了你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沖勁韌勁,鑄就了你們意志堅定、不懼困難、頑強拼搏、堅韌勇毅的優秀品格。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中堅力量。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感受著*理工、感受著你們。在你們之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專業2019級碩士研究生黃鶯同學,她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通過高考進入全國重點大學的盲人學生,始終堅持“除了看不見,我什么都能做”的人生信條,積極發揮自身正能量向更多人傳遞光和熱,她深刻詮釋了理工學子“自立自強、向上向善”的精神;還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范學院本科生李景昊同學,他發表了3篇高水平論文(影響因子分別為30.8、23.1和8.0),榮獲全國優秀學術論文獎(全國僅20篇),他深刻詮釋了理工學子“認真刻苦、求知探索”的精神;還有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廖雨瀟同學,她夯實專業基礎、實踐創業初心,創辦高科技企業并已實現青創板掛牌,她深刻詮釋了理工學子“腳踏實地、敢闖會創”的精神。在你們之中,還涌現出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海虹5棟702、信息工程學院學海2舍210等多個“學霸”組合,他們均全員保送至雙一流大學,深刻詮釋了理工學子“善于創新、敢于拼搏”的精神。你們的自立自強、責任擔當、堅韌不拔、逆境拼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覺得非常的感動,你們不僅深刻詮釋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也為理工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要離開學校,開啟新的人生征程。此時此刻,我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理工的孩子們終于長大了,你們年輕而富有朝氣、善良又堅定勇毅,一定能夠成就更好的自己、擁有更精彩的人生;擔憂的是,你們初入社會,面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如何應對新的挑戰、適應新的形勢、實現新的發展。作為校長,我衷心地希望在臨別之際,能夠給你們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幫助你們為走好未來人生之路做好準備。我希望你們做到立德修身、勇于擔當使命、堅持終身學習,將國家民族命運系于己身,立于時代之先永不止步,成為擁有真本領的“三領”人才。
一是希望你們心懷理想、立德修身,將國家民族命運系于己身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新時代中國青年錘煉品德修為,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要由你們來實現的,你們要在服務國家社會中成大業,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心懷感恩、與愛同行,在逆境中愈挫愈勇,在挑戰中奮發圖強,彰顯你們這一代青年的大格局、大情懷、大擔當。我校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傅正義院士,是我國復合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青年時期的傅正義院士立志要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毅然放棄了繼續在美國加州大學深造工作的機會,回到祖國從事自蔓延高溫合成技術的研究。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團隊30余年如一日矢志不渝、腳踏實地、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終于使我國在原位復合與結構/功能一體化新材料及其重大應用技術領域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科技前沿。材料學科“團結、合作、專注、創新”的精神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寶貴的文化氣質,這也是我校材料學科之所以能夠評為A+學科的根源所在。124年來,一代又一代“*理工人”,立足中國大地謀劃促進國家科技進步之法,站在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謀劃引領世界科技創新之策。同學們,你們要厚植家國情懷,自立自強、開拓創新、行穩致遠,在強國筑夢的偉大征程中實現人生價值、成就卓越人生。
二是希望你們強化責任、勇于擔當,立于時代之先永不止步
你們是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既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的時代使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兩個大局”交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信息技術驅動顛覆性創新持續涌現,全球信息化浪潮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成為各國創新發展的新動能。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將對我們的傳統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數字技術將加速向傳統產業融合滲透,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將成為行業發展變革的強大動力,無人工廠、無人碼頭、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車及車聯網乃至元宇宙的到來都將成為歷史必然。2020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的“連鋼創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校友,他帶領一個平均年齡34歲的團隊,在沒有經驗、沒有資料、沒有外援的“三無”狀況下,破解了十幾項世界級難題,帶領團隊僅用3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國外碼頭需要8至10年才能完成的研發建設任務,打破了國外對核心技術的封鎖,實現了全自動化港口的“中國制造”,用創新奮斗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中國追夢,為世界提供了自動化碼頭建設的中國方案。同學們,你們要勇擔時代重任,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在時代變革的宏偉浪潮中實現人生價值、成就卓越人生。
三是希望你們終身學習、開創引領,成為擁有真本領的“三領”人才
國家進步的信仰,引領著青年的足跡;民族復興的希望,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青是你們的學長,東風公司年輕的技術研發團隊中有很多你們的師兄師姐,他們在畢業之后依然堅持勤勉自勵、開拓創新,在新能源、智能駕駛兩大領域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助力我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彎道超車并逐步引領世界。學校通過卓越教育賦予了你們獨立前行的基本能力,然而真正的考驗在于進入社會之后,尤其是未來智能時代到來之后。你們要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復雜問題解決能力、跨界整合能力、計算思維能力,不斷強化運用智能技術開展線上學習的能力。希望你們面對未來知識更新迭代的不斷加速,能夠始終保持終身學習的姿態,不斷提升信息素養,通過技術延伸智慧,成為能夠真正引領科技前沿、引領行業創新、引領區域發展的“三領人才”。同學們,你們要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在將個人夢與中國夢有機融合中實現人生價值、成就卓越人生。
同學們,剛剛走出校門的你們是新時代“趕考路”上的新力量,你們不僅意氣風發、自信滿懷,更要踏實進取、砥礪前行。希望你們堅守“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接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接力棒,用人生奮斗的黃金三十年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你們的崇高責任和光榮使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不負時代所托、不負母校期望、不負人生理想,始終踐行“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成為強國筑夢偉大道路上永馳不息的“發動機”,成為時代變革滾滾浪潮中奮力航行的“掌舵手”,成為青春奮斗廣闊天空上競相奔騰的“千里馬”!